家庭教育是一門科學,不是無師自通的。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每一個家長都應該和孩子一起學習,共同成長;學習家庭教育的新理念、新知識、新方法。
想必大家都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老太太有兩個女兒都做生意,大女兒是賣扇子的,小女兒是賣雨傘的。 天晴時,老太太就為小女兒擔憂,擔心雨傘賣不出去;天陰時,老太太就為大女兒憂慮,擔心扇子賣不出去。 如此一來,老太太的日子過得很憂鬱。 鄰居問她為何總是滿臉憂傷。 老太太說明情況。 鄰居笑著說:“老太太,你真好福氣呀!天晴時,你的大女兒生意很好;天陰時,你的小女兒生意興隆。”老太太聽了,登時豁然開朗,轉憂為喜。”
這其中蘊含怎樣的道理呢? 同樣一件事,從不一樣的角度去想,心情就會很不一樣,人生的境界也會很不一樣!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艾爾波特 艾利斯已經把中國的俗語“想得開”上升到科學理論的高度,他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情緒ABC理論,也稱晴雨ABC理論。 他以一句很有名的話作為ABC理論理念上的起點:“人不是為事情困擾著,而是被對這件事的看法困擾著。”
所謂ABC,A指事件(Accident);B指信念(Beliefs),也稱為非理性信念,是指個體在遇到誘發事件之後,對該事件的想法、解釋和評價;C是指這件事發生後,人的情緒和行為結果(Consequence)。 通常人們會認為,人的情緒是直接由誘發性事件A引起,即A→C。 ABC理論則指出,誘發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緒的間接原因,而人們對誘發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和解釋才是引起情緒更為直接的原因,即A→B→C。
我們可以做到
反思日常,我們頭腦裡的想法可能會出現“絕對化的要求”,“過分概括化”,“糟糕至極”,但我們可以嘗試著改變。
絕對化的要求
絕對化的要求是指人們常常以自己的意願為出發點,認為某事物必定發生或不發生的想法。 它常常表現為將“希望”、“想要”等絕對化為“必須”、“應該”或“一定要”等。 例如,“我必須成功”、“別人必須對我好”等等。 這種絕對化的要求之所以不合理,是因為每一個客觀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不可能依個人的意志為轉移。 對於某個人來說,他不可能在每一件事上都獲成功,他周圍的人或事物的表現及發展也不會依他的意願來改變。 因此,當某些事物的發展與其對事物的絕對化要求相悖時,他就會感到難以接受和適應,從而極易陷入情緒困擾之中。
你可以希望成功並祈求成功,但是不能保證一定會成功。
過分概括化
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維方式的表現,它常常把“有時”、“某些”過分概括化為“總是”、“所有”等。 用艾利斯的話來說,這就好像憑一本書的封面來判定它的好壞一樣。 它具體體現在人們對自己或他人的不合理評價上,典型特徵是以某一件或某幾件事來評價自身或他人的整體價值。 例如,有些人遭受一些失敗後,就會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毫無價值”,這種片面的自我否定往往導致自卑自棄、自罪自責等不良情緒。 而這種評價一旦指向他人,就會一味地指責別人,產生怨忿、敵意等消極情緒。 我們應該認識到,“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犯錯誤的可能性。
糟糕至極
這種觀念認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發生,那將是非常可怕和糟糕。 例如,“我沒考上大學,一切都完了”,“我沒當上處長,不會有前途了。”這種想法是非理性的,因為對任何一件事情來說,都會有比之更壞的情況發生,所以沒有一件事情可被定義為糟糕至極。 但如果一個人堅持這種“糟糕”觀時,那麼當他遇到他所謂的百分之百糟糕的事時,他就會陷入不良的情緒體驗之中,而一蹶不振。
契訶夫說過這樣一句話:要是火柴在你的衣袋裡燃起來了,那你應當高興,而且感謝上蒼——幸虧你的衣袋不是火藥庫。
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當遭遇各種失敗和挫折,要想避免情緒失調,就應多檢查一下自己的大腦,看是否存在一些“絕對化要求”、“過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極”等不合理想法,如有,就要有意識地用合理觀念取而代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