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2日星期二

這6個跡象,說明我們正在養育一個自卑的孩子

 目錄




自卑,是一種性格缺陷。 


如果不及時糾正,它將成為孩子一生的“夢魘”。


那麼,孩子為何會產生自卑心理呢?


哈佛教授花費了5年時間,來研究心理學的每個領域。他發現,孩子如果有這6個跡象,說明了將會造成孩子的自卑,所以我們做為父母要隨時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1) 孩子做事總是畏畏縮縮


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是粗暴、簡單,動不動打罵孩子,就會造成孩子自卑,從而讓孩子做什麼都是畏畏縮縮的。


《中毒父母》中寫道:


“沒有一個孩子願意承認自己比別人差,他們都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經常遭受父母打擊的人,常常容易自卑,並陷入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緒中不可自拔,嚴重時還會患上心理疾病 ,導致很多極端行為。”


因為孩子對自己缺少自信,害怕自己沒有能力做好,不敢輕易去嘗試,同時因為自卑,特別害怕別人的眼光,怕被人看不起。


所以,心裡有了障礙,做起事、說起話,不像有自信的孩子那樣,充滿了掌控感。 而是畏畏縮縮,生怕自己做不好。



2)  孩子過於敏感


有的孩子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有時候別人一句無意的話,會認孩子煩惱很久:“是不是自己說錯話了,”“我得罪他了嗎?我真沒用。”


其實,孩子這麼敏感,根本原因是孩子自卑,不自信,源於“自己沒用”“都​​是自己的錯”的心理。



3) 孩子是討好型人格


討好型人格的孩子,討好、迎合別人,是因為在心裡自卑,覺得自己不配,所以,為了贏得別人的好感,處處討好別人。


在《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松子就是典型的討好型人格,松子從小就沒有得到父親的關注和喜愛,心裡一直都很自卑,偶爾一次做鬼臉,讓父親對她露出了笑臉。 


從此以後,松子就養成了做鬼臉的習慣。 松子的這種總是想討好別人的性格,造就了她悲慘的人生。



4) 挑剔別人


自卑的孩子,不信任別人,喜歡挑剔別人的不是,這是他們自我保護的一種機制,也是安慰自己的擁有優越感的一種方法。 這是自卑的孩子通過挑剔別人,獲得了一種心理自我安慰。


比如:自卑的孩子考試沒考好,他會陷入一種自責自己太差的狀態,同時為了讓自己心裡好受些,他會這樣想,“雖然我沒考好,同桌的數學也考得 不好,有道題我做對了,他還錯了。”



5) 對金錢計較


如果父母在孩子小時候,對他金錢方面處處限制,也會讓孩子產生自卑,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家庭不如別人。


費諾伊德在《童年陰影》理論中提出:童年不被滿足,哭窮的環境,會讓人自卑,長大後更難自立。


朋友的孩子,每次他同學約他出去玩,他都拒絕。 朋友問他原因,孩子說:“ 有次跟同學出去玩,同學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買什麼就買什麼,而他卻不敢,因為口袋裡沒有錢,同學雖然沒有當面笑話他,但他心裡感到很自卑,就再也不跟同學出去玩了。”


就是因為在金錢方面感到自卑,他們就特別看重金錢,計較金錢。



6) 孩子過於懂事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懂事,是自己教育得好,有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懂事的呢? 


但是,孩子過於懂事,從來不敢反抗父母。 而是事事順從父母,有可能是孩子自卑,怕自己不懂事,會失去父母的愛和關注。


知名作者韓大茄在《懂事的背後是深深的自卑》一文中寫道:


"懂事是一種毒,一旦形成了這個印象,它就會綁架你堅持下去。因為我很早就知道,一個熊孩子只要做一件暖心的事,就會讓人交口稱讚。


而一個懂事的孩子做了一件出格的事,會讓父母大失所望,前功盡棄。 所以有時候必須頂著"懂事"的光環堅持到底,不斷地忍讓。


發現懂事的背後是深深的自卑。 感覺自己隨時都有可能失去,不敢對抗,所以一直活得小心翼翼。  "


李玫瑾教授說:“孩子的每種行為和心理,一定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係。

孩子自卑,會嚴重影響到孩子的人生,父母如果發現孩子有以上表現,就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用肯定和鼓勵來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要想幫助孩子克服自卑,獲得自信,鼓勵是最好的良藥。


善於給予孩子鼓勵和支持,孩子會走得更好、走得更遠。鼓勵是心與心的溫暖和喚醒,想讓孩子心生萬法、心想事成、心能轉境,就要先把孩子的心喚醒,讓它燃燒起來。 當孩子一遍又一遍被激勵和點燃,就會實現自我激勵和自我燃燒。  


我們的孩子可能非常平凡,能力也很普通,但在熱情和思維方式的激勵下,最終結果會超出我們想像之中。


所以,


一定要先看見孩子過去的好,才能呼喚和吸引出孩子未來的好,


讓鼓勵的力量幫助孩子超越自卑,激發孩子的自信心 !共勉。



2020年12月18日星期五

愛自言自語的孩子情商高

 目錄



北美大約30%的寶寶有自己的假想夥伴,對於小男孩兒來說,用假想來創造一些動物或者是“變成”假想的伙伴是十分常見的。 通常,小寶寶們會在2歲時開始為自己創造假想夥伴,但18個月大的寶寶已經開始假想遊戲了,比如把一塊積木假當作餅乾或從一個空的杯子假裝喝水。

人們曾經一度認為與假想夥伴遊戲的寶寶是不正常、缺乏安全感、靦腆的。 這種誤解主要由於過去的研究主要將一些“問題”兒童當作實驗觀察對象——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一項相關研究中,就把兒童精神監護院的孩子作為觀察訪談對象。 那麼,也就不難理解人們把這種假想的遊戲夥伴當作一種消極誘因。

但是,即使和假想夥伴玩耍的寶寶們受到一些指責和非議,人們也仍然相信這些寶寶實際上比平常兒童更聰明。 兩項研究的結果綜合起來,顯示了這樣一個結果:想像力豐富的寶寶實際上比想像力貧乏的同齡兒童更加外向,但在智力上的差異則並不十分顯著。

有一個實驗,當毛絨猩猩們首次在家裡露面時,兒子認為是家裡多了些小寶寶,對它們寵愛有加。 在兒子步入艱難的如廁訓練時,那些猩猩們則被他橫七豎八地扔得滿地都是。 這是很正常的,寶寶們通常只是在自己確實需要夥伴的時候,才會去用大腦假想一個出來。 這些通常是社會化良好,樂於與人交往的寶寶,他們願意用想像去創造一個玩伴,因為在現實世界中找不到。

從假想世界回到現實

根據心理學家莫嘉里•泰勒——俄勒岡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及《假想伴侶和及其創造者》一書作者的研究,發現“寶寶們在很幼小的時候就能夠有驚人的能力來想像 一個假想的世界,”她說。  “他們能夠靈巧自如地在假想夥伴和真實世界間穿梭游弋。”

絕大部分小寶寶們相信聖誕老人是真的,他們分不清電視中的童話和真實事物。 正如“芝麻街”節目中一個小寶寶解釋的那樣:“我知道那隻大鳥不是真的。那隻是一件裝束。裡面才是一隻普通的小鳥。”但是當進入他們自己的假想劇情 中時,小寶寶們則令人驚訝地遊走在真實和虛幻之間,完全頭腦清醒。

比如,一個小男孩曾經精心製作了一個農場,當他聽到爸爸媽咪的朋友們談論到他的農場時,他俯在爸爸耳邊悄悄說:“告訴他們這不是一座真的農場。”

在心理學家莫嘉里•泰勒的研究中,曾碰到一個小寶寶,經常用童真的話語告訴其他接受訪談的小寶寶們:“你知道,這只是假裝的,”或者,“她不是真 的。” 從而使她從實驗的困境中解脫出來。 可見,寶寶們能夠搞清自己假想的伙伴是什麼,因為假​​想是“寶寶們用自己的大腦控制的一種幻想活動”。

走出假想怎麼做

故事1:規則

當我的兒子一天晚上跑到樓上,用驚恐的聲音大喊道:“猴子和猩猩,媽咪!樓下有猴子和猩猩!”我就決定乾脆和他一起來游戲。

我宣布了一條規定,要求在我們家裡的所有朋友,不管是假想的還是真實的,都必須遵守同樣的規則。

“你邀請猴子和猩猩了嗎?”我問兒子。

“是的,”他回答到。

“他們禮貌嗎?”我問到。

“不,”他想了想,回答說。

“那好,現在應該是他們回家的時候了,”我說,然後我們就走下樓梯。

在樓下,我進一步用沉穩的語調要求那些沒有被邀請的“夥伴們”回家去。 這一招儿管用了,而且現在我可以偶爾聽到兒子也用同樣的方法請那些表現不好的“夥伴們”回家去。

故事2:接受

心理學家莫嘉里.泰勒遇到的一個事例,是一個小寶寶有一隻假想的病兔子夥伴。 這只病兔子必須小心照料,於是小寶寶竟然不肯跟隨家人外出。 泰勒建議再假想一隻護士兔子去照顧病兔子。 小寶寶的爸爸和媽咪照她的話做了,而真的就起作用了!由於病兔子已經有人照料了,小寶寶也願意跟爸爸媽咪外出了。

故事3:尊重

在我們家,一切也都狀況尚佳。 我們偶爾會驚跑從客廳到餐廳揚蹄奔跑的“馬兒”。  “猩猩”繼續跟丈夫和我一起同眠,還時常提議我們把床再升高些。  “白鵝”有時候會搬到門外的土裡去生活。 而“猴子們”也仍然可以來拜訪。 只要他們能在遊戲結束後把周圍環境打掃乾淨。 我們就是相當正常的了。

鏈接:假想遊戲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根據兒童認知發展水平認為:兒童的遊戲分為實踐遊戲(練習性遊戲)、假想遊戲(象徵性遊戲)、結構遊戲、規則遊戲。 假想遊戲是寶寶想像力發展的行為表現。 玩假想遊戲是寶寶想像的“起點”。

多數專家認為,經常玩假想遊戲的寶寶情商高。 而且,經研究發現,經常玩假想遊戲或有假想夥伴的寶寶有較多的微笑和歡樂,他們表現得興奮、快樂和滿足,堅持性和合作性也較好,長大後較少出現攻擊行為 ,較少表現出憤怒和悲傷。 充滿豐富想像遊戲的童年,將會給寶寶適應將來複雜、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打下良好的基礎。

現學現用,假想樂趣:

2-3歲的寶寶已產生了做假想遊戲的渴望,如何為寶寶創設一定的條件,讓寶寶享受假想遊戲的樂趣呢?您不妨試試這樣做:

Ⅰ)  對寶寶的假想遊戲行為表示肯定並支持。 如果您因工作忙碌或缺乏耐心,對寶寶的遊戲行為表現得十分冷漠;或者,如果您對孩子的心理髮展不了解,認為寶寶玩假想遊戲的行為很荒唐。 那麼,這種輕視、冷漠、嘲笑的態度很容易使您的寶寶放棄玩假想遊戲。 所以,您應首先肯定並支持寶寶的這種行為,然後創設條件鼓勵寶寶玩假想遊戲。

Ⅱ) 經常給寶寶看有簡單故事的圖畫書或給他們講故事。 寶寶玩假想遊戲的感性材料一般來自現實生活和書本上的故事。 因此,除了要讓寶寶充分接觸生活外,您還要給他們看圖畫書,給他們講故事,為他們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從而為寶寶想像力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Ⅲ) 做寶寶玩假想遊戲的發起者。 如果您能經常從生活中產生創意,如講一個故事作為引子、提供合適的玩具引導寶寶參與進來,讓寶寶發揮想像繼續下去,寶寶一定會有一些意外的收穫。 如用一根竹竿代替魚竿釣“魚”,看看接下去寶寶會怎麼玩,當然您還可以進一步引導他們如何用小鍋煮“魚湯”等。

Ⅳ) 提供充足、適宜的遊戲材料。 一般來說,寶寶在假想遊戲中需要與現實生活比較接近的玩具,如家具、布娃娃、小汽車等,隨著寶寶的長大和各種能力的發展,他們越來越多地利用與現實物品 差別較大的玩具,如積木、泥土、盒子、紙筒等開展遊戲,玩法也越來越豐富多樣。 因此,您應根據寶寶的需要,為寶寶提供充足的、適合寶寶年齡特徵的遊戲材料。

Ⅵ) 尊重寶寶的假想夥伴。 在假想遊戲中,寶寶往往還會擁有一個假想夥伴,這個假想夥伴有時是司機,有時是護士……在這個假想夥伴的陪同下,寶寶玩遊戲的積極性會更高。 然而,由於心理髮展水平的局限,寶寶有時會把假想和現實混淆起來,如吃飯時,要求您給他的“小伙伴”也留個位置。

當您的寶寶出現這種情況時,您最好不要嘲笑和阻止他,否則寶寶會覺得很困惑,並影響其想像力的發展。 把復活節兔子下蛋的過程也詳盡地編造出來。



2020年12月13日星期日

愛自言自語的孩子更聰明

 目錄










發展心理學家維果斯基是第一個提出兒童私語(private speech)重要性的心理學家。


他認為兒童的語言發展需要經曆三個主要的發展階段:和他人交談時使用的外在社交語言、外顯的自言自語、和無聲的內部私語。


維果斯基認為兒童的自言自語是一個必經而且是對兒童語言認知發展都非常有益的階段。 通常外顯的自言自語在2-3歲左右出現(每個孩子出現的年齡可能不同),在3-5歲兒童中頻率較高,6-7歲以後就逐漸減少和消失了。


自言自語的作用


Ⅰ) 自言自語是自我調整的方式。


你會發現有的小朋友在害怕的時候會自言自語安撫自己:“這些不是真的,不用害怕”,或者在幼兒園想媽媽的孩子會自言自語地說“媽媽下班會來接我”  。


這些孩子自言自語的語句往往是平時父母安撫他們時說的,他們記下來了,然後用來自己安撫自己,進行情緒的自我調整。


Ⅱ) 自言自語是孩子維持記憶和注意力的方式。


如果孩子得到一串指令,他們往往容易忘記,這個時候他們往往會用自言自語進行自我提醒。 或者他們手裡的玩具和遊戲需要多個步驟才可以完成,他們就會自己一邊做一邊提醒自己下一步是什麼。


Ⅲ) 自言自語中也會有自我評價和情緒表達。


比如我聽到我家二寶在畫好一幅畫之後,一邊欣賞一邊說:“啊! 我真像個藝術家啊!”當大寶玩遊戲玩輸了,他會自言自語說:“Oh man  , I should be more careful!”


Ⅳ) 自言自語還出現孩子的假裝遊戲中。


在假裝遊戲中,孩子可能自己一人分飾不同角色,然後來回假裝不同角色的動作和語言。 而假裝遊戲對孩子的語言、認知、社交、情緒認知和調整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家長應該怎樣從語言上去開啟寶寶的智商呢?


Ⅰ) 傾聽寶寶的自言自語


   對於寶寶的自言自語,家長一般都不會過多的壓制,但是家長可能會將這種行為看作是無意義的,因此大多會置之不理。 其實,如果家長能夠細心觀察,專心傾聽孩子的自言自語,走進寶寶的內心,其實也是了解寶寶的一種手段。


   做一個有心的家長,寶寶的一舉一動其實都透露出很多的信息。 家長可以從寶寶自言自語的內容了解寶寶現在的發展情況,發現寶寶現在可能存在的困難,或者了解寶寶的喜好,最近喜歡什麼等等。


家長還可以偶爾用言語給寶寶一些提示,便於他豐富自己的口語,並用來指導寶寶行動。


Ⅱ) 給寶寶創設獨處的時間和環境


現代家庭都是一個寶寶,家長對寶寶呵護備至,盡心盡力擔任全勤爸媽,怕孩子會受傷便時刻在寶寶身邊看護著,怕他會孤獨就一直陪他玩,或者想要寶寶變得更聰明 便利用好每次的機會給寶寶“早教”。


    建議爸爸媽媽們可以適當地放手,給寶寶自由發展的空間,適當地給孩子獨處的時間。 學習需要思考、沉澱的時間,如果家長將寶寶的時間安排得慢慢的,家長自己很累的同時,寶寶也沒有時間去“安靜”下來。


所以,家長可以在保證環境舒適安全的情況下,每天給寶寶一些私人時間和空間,家長在遠處忙自己的事,不要過度去關注他,讓他自己玩玩具,自己思考,選擇做自己喜歡 的事情。 如果寶寶在那裡自言自語,自娛自樂玩得不亦樂乎,家長就不要輕易地去打擾他了!


Ⅲ) 引導寶寶積極思考


   自言自語是寶寶的思維工具,也是他思維的有聲表現。 寶寶的自言自語現像是他們社會經歷積累的體現。 國外學者發現,最富社會性的孩子自言自語最多,聰明的孩子在獨立解決問題時比其他孩子更早出現自言自語現象。


    因此,家長可以積極地引導寶寶思考,平時多和寶寶聊天,隨時隨地地教寶寶一些常識:這是什麼,那是什麼幹什麼用的。 這些能夠給你寶寶的自言自語提供思考的素材。


家長也可以適當地問一些簡單的問題,讓他嘗試自己思考並作出回答,家長不必執著於答案是否正確,應該鼓勵孩子要發散思維,創新思考,沒有所謂的正確和錯誤之分,只要寶寶言 之有理則可。 當孩子能獨立戰勝困難時,還要給予鼓勵,這樣才能使他們更好地向內部語言發展,為學會獨立思維創設更有利的條件。


Ⅳ) 讓孩子講故事


    講故事可以增強寶寶思維的連貫性和邏輯性,也是家長訓練寶寶語言的好途徑。 在寶寶年紀比較小的時候,媽媽可以每天晚上在睡前都給寶寶講故事,像這種故事、素材的積累一方面能夠讓寶寶不斷地觀察學習,​​積累詞彙句子和根據情景去學習表達情感。


    另一方面使寶寶擴大眼界、增長知識,孩子說起話來自然就會“言之有物”。


   待寶寶年紀稍長,就可以鼓勵寶寶跟爸爸媽媽講故事,可以復述今天在幼兒園老師講的那個白雪公主故事,或者前幾天晚上媽媽說的那個小紅帽故事。 故事後媽媽讓寶寶談談自己的想法,也可以請他來給故事設計不同的結局。 或者寶寶發揮想像力去編造一些小故事來跟其他小朋友說或者跟寶寶心愛的娃娃說。


Ⅴ) 鼓勵寶寶與他人交往


鼓勵寶寶多接觸身邊的真實世界,給他創造更多的與小朋友見面、交往的機會,擴大寶寶的人際交往圈子,讓他體會到人際交往的樂趣,形成積極主動的交往態度。



Ⅵ) 自言自語出現孩子的假裝遊戲中。

兒童學齡前的自言自語不僅不需要擔心,而且還是必經並有益的過程。 甚至我們還可以鼓勵孩子進行假裝遊戲並使用自言自語來進行角色扮演,也可以鼓勵他們和自己的玩偶玩對話遊戲。


當孩子的額葉繼續發展,他們的抑制能力也進一步增強,這些外顯的自言自語就會變成內隱的自言自語和自我對話。


家長可以給寶寶創設一些語言學習的場景,做一些角色扮演的遊戲,讓寶寶學會“對什麼人說什麼話”,類似這樣的遊戲,能夠讓孩子在遊戲中培養運用口語進行連貫講述的能力, 提高孩子即興說話的能力,同時也能夠提高寶寶的社會交往能力,增強寶寶的自信心。



2020年12月10日星期四

這技術,提供了打開孩子心門的鑰匙

 目錄


童年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童年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客體關係理論,是這樣解釋的:


幼兒出生的時候非常弱小,沒有安全感,我們一出生就有一個最大的恐懼,在母體裡面很溫暖,很安全,突然一下子出生了,小孩從媽媽身體​​出來後,就會感覺這個世界怎麼這麼冷,這種冷帶來兩人溫差,這就會帶來不安全感。


根據發展心理學的理論,兒童時期他們的語言系統並未完全發展,掌握的詞彙量也有限,這些導致了他們很難用語言表述和宣洩自己的焦慮、壓力和無助。 進而,這些情緒會導致兒童出現品行障礙、厭學等問題。


面對這些負面情緒,父母往往會用批評、壓制、否定乃至斥責等粗暴手段,這樣積蓄在兒童體內的負面情緒得不到疏導,愈演愈烈,以至於導致嚴重的心理問題。


心理沙盤遊戲恰恰為兒童提供了有效表達和釋放情緒的途徑,通過玩沙子、玩具模型,他們可以讓自己的內心潛意識浮現,讓自己的內心世界通過具有原型象徵的沙盤得到展現。


按照心理學的原理,當人們把壓抑在內心的潛意識浮現在意識層面,這種直觀的感受會使焦慮、抑鬱、不安等負面情緒得到合理宣洩,從而達到有效的心理治療。


在沙盤遊戲過程中,我們不要去干預兒童的沙盤製作過程,因此兒童可以非常自由地表達自我。



此外,遊戲是兒童的天性,也是兒童主要的活動形式和探索世界的橋樑,因此,不需要太多的指導,沙盤遊戲就很容易的被兒童接受。



與此同時,有些患有語言障礙的孩子過了1歲,還只能發元音,超過2歲還不會說話......他們因為溝通困難,逐漸的產生了羞怯、自卑、偏激等消極的情緒,對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



而兒童沙盤遊戲療法是一種非語言的心理治療形式,與大多數借助語言實施諮詢的心理療法相比,其對來訪者的語言水平無特定要求。



沙盤製作過程和沙盤作品是對內在意象世界的無聲表達,解析這些無意識層面的象徵語言可以理解兒童因各種原因無法使用語言,或感覺語言蒼白無力時的內心世界。



通過非語言性的遊戲過程,解除對兒童語言障礙的限制,發現其在語言表達時遇到的心理障礙,從而進一步的疏導和治療,讓患有語言障礙的兒童獲得重生。


心理沙盤遊戲是改善兒童心理狀況的一把鑰匙,可以帶給我們意想不到的效果。


兒童沙盤遊戲的應用讓孩子可以在自由的空間中充分錶達自我,幫助孩子找到回歸心靈的途徑,解讀孩子們的內心世界,改善孩子們的心理健康狀況,讓孩子的心理問題在沙盤中得以化解 。


榮格曾經指出,每一個求助者都是獨特的,我們是不能用已有的東西去套求助者的。 從這一點上來看,諮詢師更需要以“空杯狀態”對待來訪者,不能把自己所學的知識投射到求助者的沙盤中去。 榮格還說,心理治療師必須放棄當一個無所不知、權威以及可以影響一切的人,否則所有的分析都是暗示治療。 所以,諮詢師清空自己,跟著求助者的思想和感情走,感受沙盤,傾聽求助者,和求助者之間共同探索,通過對話讓求助者頓悟,這才是諮詢師要做的。



根據,心理學的治療大概分為四個步驟:


Ⅰ) 意識化階段

無意識開始進入意識之中 


Ⅱ) 分析治療階段

對求助者的夢、意象進行分析


Ⅲ) 社會化階段

諮詢師引導求助者將治療過程中獲得的進步遷移到現實生活中去


Ⅳ) 轉化階段

求助者無意識中的超越功能發揮作用,求助者心理問題得到解決


所以,我們可以通過陪伴孩子進行沙盤遊戲,嘗試把自己縮小放到沙盤中去感受生活中環境是什樣的心情,抓住孩子內心最深處、最核心的部分從中了解孩子的心靈世界。




2020年12月7日星期一

EFT情緒釋放 「操作簡單」

 目錄

情緒,是與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滿足相聯繫的最簡單的體驗。  如憤怒、恐懼、歡喜、悲傷等。 由於受到心理特徵、社會背景、就業壓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 ,個體的情緒存在易感性和易變性等特點。究竟是積極情緒還是消極情緒成為個體的情緒特徵 ,將影響他們的思想品質、學習活動和身心健康。 


因此 ,研究個體情緒釋放的狀況和途徑 ,引導個體以正確的方式、方法去釋放、宣洩不良情緒 ,對促進個體身心健康和全面、和諧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情緒釋放技術(Emotional Freedom Techniques,EFT)是一種21世紀全球被廣為使用與實踐的新興、快速、有效的心理治療技術。


它可以迅速而有效的在幾分鐘內,釋放掉所有負面情緒和一切揮之不去的心理創傷或陰影。 它就像是一個「情緒橡皮擦」,可以快速的撫平情緒,即使是非常嚴重的心理問題,在EFT的輔助下,也能立即獲得紓解。

當負面情緒出現時,只需要簡單的步驟與操作,就可將負面情緒排除,情緒就能獲得平衡。




EFT實踐


1) The Setup

計劃,組織—即為開始前的準備工作

按創始人的說法,這部分就像打保齡球時,必得將球道末端的球瓶先擺好,然後你才開始將球滾出去一樣。 這是進行釋放動作前的備便動作,主要目的是在調準情緒和解除反動機制。


2) The Sequence

節奏,步奏—就是實踐過程中的順序和方法

這部分是eft的精華,是eft專家們研究形成的一整套“情緒釋放穴位”,只需要注意情緒釋放技術使用的關鍵點,用獨特手法刺激穴位,就能達到由生理到心理的情緒釋放目的 。


3) The 9 Gamut Procedure

9個有所涉獵的其他模塊

第二步完成後,應該加上一些輔助身心放鬆的動作。




之後再做“NLP(Neuro Linguistic Programming)系統放鬆法”,這有助於促進左右腦間的統合以加強釋放效能 : 


Ⅰ) 靜坐持息法 :


呼吸是意識和身體的橋樑,調呼吸即可調心。當專注在呼吸上,肢體慢慢放鬆,呼吸變得深遠緩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即可排出,而吸入大量的氧,使神經系統放鬆,情緒穩定,並促使大腦功能相互協調,不再妄想雜事,心也跟著放鬆。


不在乎坐在姿,盤不盤腿無所謂,只要自然、舒暢,放鬆的坐著,注意腹部起伏或息的出入即可。經過一定時間的關注,身心就會有一定程度的放鬆。


其間如果思緒干擾出現,認知到後,就輕輕地放下,繼續注意呼吸。允許任何該出現狀況的出現,但也不是簡單的隨波逐流。


可以播放五音、五行 、冥想或禪中音樂這樣比較容易放鬆。


Ⅱ) 冥想療法 :


靜坐的坐姿可以選擇,散盤、單盤、雙盤:


微微閉眼觀想,意念隨著雙手,一開始朝上,把所有的好的氣,從百會穴吸入,然後順著脊柱,就是督脈往下,一直下一直下到腳底,把濁氣、厄運從湧泉一直排到地心。如此周而復始,將宇宙→大周天的正氣、好運帶入小周天的身體內,而又將濁氣、厄運從湧泉排出。


若是佛教徒,則面對佛菩薩像,觀想佛菩薩的光明、智慧與慈悲,從百會穴注入,然後順著脊柱(督脈)往下,一直下一直下到腳底,把濁氣、厄運、罪障、煩惱、愚癡從湧泉一直排到地心。


當有外務使你分心時,不要理睬它,只要把心拉回來。重新集中注意力。 

少量多次,定時有規律地反覆練習是成功的要訣。




4) The Sequence

再次重複第二步-類似重複刺激和放鬆活動

這是做完NLP動作後再做一次拍打的步驟,再次進行情緒釋放加強效果!  

ps:實際拍擊時用力的強度,大約就是無意間用手指去輕敲桌面時的強度。


這些方法能夠阻斷壓力的累積及惡性循環,暫時消除壓力,增進身體與心理的安適狀態。


尤其如果能在面臨煩心壓力之事前﹙如考試﹚,可以先閉上雙眼,藉由放鬆,達到心理的平靜後,再在心裏預先演練如何因應即將來臨的挑戰,必能發揮應有的潛能。



2020年12月1日星期二

兒童繪畫心理學:七大表現規律影響孩子的一生

 目錄


孩子感知了外部世界,會產生表達的慾望,他看見什麼都想“說”出來。 但是因為年齡的限制,孩子可能不擅長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的繪畫作品,反映了他們對世界的認識以及他們頭腦中的所思所想。 


孩子的畫,是我們走進孩子內心的一扇窗戶


繪畫是孩子的一種特殊“語言”,具有內在的邏輯和表現形式。 線條、色彩、圖形、人物、環境、佈局,顯示著孩子的性格、氣質、認知水平、興趣愛好、心理變化、當時的情緒特徵等等。


我們要學會傾聽這種“語言”




線條與心理


線條清晰、力度適中:正常,情緒穩定。 線條模糊、細到看不清:缺乏安全感、膽小、自我壓抑。 過於強勁、甚至把紙戳破:具有攻擊性,發洩憤怒。 斷斷續續總是改變方向:猶豫,焦慮,想要隱藏自我。



色彩與心理



6歲前只用紅色正常,6歲後過度頻繁使用,有暴力傾向,對感情自控力差。


5歲前偏好藍色,表示有分寸,6歲後大量使用,表示適應力好,但過度使用,表示孩子過於自我約束。


偏愛暖色:活潑,熱情,精力充沛,心情愉快。 偏愛冷色:安靜,思考,嚴謹,悲傷,心情煩悶。 喜歡很強烈的顏色:做事有激情,有領導才能,但屬於易怒型,缺乏耐性。 喜歡陰鬱的顏色:被動,含蓄,焦慮,多愁善感。 喜歡多種顏色搭配在一起:開朗,樂觀,人緣好,受歡迎,但容易浮躁。 只用一兩種顏色:冷靜,謙讓,不喜歡與人交往,不容易接受挑戰。




人物與心理



1)畫誰


孩子經常畫的那個人,在孩子心目中有很重要的位置,是孩子在對他表達強烈的愛和依戀。 孩子為人物畫的細節(帽子,腰帶,頭飾,鞋子等)越多,表明對那個人的關注程度越高,感情越強烈。


2)手臂和手


孩子三、四歲以前,不畫手的居多,其原因是此時期的幼兒還未完全確立自我。 逐漸長大之後,開始畫手。 如果手臂向上舉開,表示快活、得意,對自己所要求的都能獲得滿足。 手代表對環境的支配,伸得越開支配力越強。 若手臂部分畫的比較大,是屬於好打架、佔有欲強的孩子。 把手放下,貼近身體是比較溫順的孩子,另外也有可能是受欺負、膽小畏縮的孩子,經常有挫敗感,需要引起注意。


3)耳朵


孩子不畫耳朵,可能有逆反心理,不喜歡聽家長羅嗦。 畫大耳朵,如果不是卡通形象,那麼可能孩子比較敏感。


4)牙齒


憤怒的孩子,經常會在畫中畫出誇張的牙齒,說明有情緒、言語攻擊性。


5)眼睛


眼睛畫得太大的人,比較敏感、多疑、偏執;畫睫毛的人,對美比較關注;不畫瞳孔的人,在人際交往中有迴避傾向。


6)腿和腳


腿畫的長長的,說明孩子渴望獨立。 腳,代表人的活動力,分得越開活動力越強;反之則比較拘謹,不善與人交往。 如果畫出非常大的腳,說明孩子感覺有壓力,有安全的需求。



環境與心理


1) 太陽


太陽在孩子心目中是快樂、明朗的象徵。 有光芒的太陽說明孩子心情燦爛。 把太陽擬人化,畫出眼睛眉毛嘴巴,表示孩子智力很高,具有同情心。 不過受到童話故事書的影響,也會畫出這種擬人化太陽。 黑色的太陽,則表示孩子對目前的生活非常不滿。


2) 房子


房子是人們成長的場所,投射內心的安全感。 房子巨大無比,可能渴望親情或是有難以抑制的衝動。 像城堡一樣的房子,代表了自我保護意識。 如果房子外觀醜陋、面目可憎,孩子可能把家看做束縛自由的牢籠。 如果房子沒有門窗或用柵欄與外界隔開,則是孩子受挫的表現。 房子畫得像廟宇,兩個極端,要么就是人才,或者就是怪異的行為表達。 房子特別強調地面,缺乏安全感。 瓦片畫得很仔細,追求細節和完美。 把樓梯畫的特別長特別大,孩子不想回家,親子關係有待改善。 在房子屋頂上畫煙囪,希望獲得關心,向上的直煙暗示需要出氣筒。


3) 樹


樹象徵感情,投射人們對環境的體驗。 樹木畫很大,表示個性活潑開朗、蹦蹦跳跳。 樹幹畫的很細長,表示孩子和藹安靜、欠缺活力。 幼兒畫樹木只有26%會畫上樹葉,因此不畫樹葉的多半是情緒穩定的幼兒,他能控制情感。



圖形與心理


1)喜歡畫三角形的孩子


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多比較強,頭腦清醒,思路清晰,有很好的判斷力和決斷力,但缺乏耐性,容易急躁、發脾氣,這類孩子通常喜歡數學 。


2)喜歡畫圓形的孩子


凡事有一定的規劃和設計,善於掌控時間,合理安排,喜歡按照事先的準備行事,他們多有很強的創造力和很豐富的想像力。


3)喜歡畫折線的孩子


分析能力比較強,思維敏捷,反應速度快。 但容易陷入相對緊張的狀態之中,情緒不穩定,時好時壞,讓父母難以捉摸。


4)喜歡畫連環圖案的孩子


性格比較仁義,能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著想,他們對生活充滿信心,適應能力很強,無論什麼樣的環境都能很快地融人其中。


5)喜歡在小格子中畫上交錯混亂線條的孩子


有恆心有毅力,做什麼事情都有一股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勁頭。


6)喜歡畫波浪形曲線的孩子


個性隨和,富於彈性,適應能力強。 善於自我安慰,遇事願意往好的方面想。


7)喜歡畫不規則曲線和圓形圖形的孩子


心胸比較開闊,心態比較平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但有點玩世不恭。


8)喜歡畫不定型但棱角分明圖形的孩子


競爭意識比較強,希望自己能夠勝人一籌。 他們不斷地為了目標而努力,並且可以做出巨大的付出和犧牲。


9)喜歡畫平行線的孩子


可能處於因感到不公而沮喪的狀態中,平行線反映了孩子渴望公平的心態,家長需要及時注意,並與孩子溝通。


10)喜歡畫眼睛的孩子


其性格中多疑的成分佔了很大的比例,有比較濃厚的懷舊心理,敏感,善於觀察。


11)喜歡塗寫對稱圖形的孩子


做事比較小心謹慎,遵循一定的計劃和規則。


12)喜歡畫飛機、輪船和火車的孩子


這類圖案相對複雜,說明孩子具有極強的認知性、記憶力和動手能力。 孩子對未知世界充滿好奇,極具想像力,勇於嘗試,能夠堅持。


13)喜歡畫有趣的線條、圓圈和其他圖形的孩子


富有創造力,對於未知的領域有相當濃厚的興趣,並打算進行嘗試,每一種新想法都會令他們興奮。


14)喜歡畫各種不同面孔的孩子


這種情況多是藉畫畫的過程發洩自己內心的某種情緒。  (爸媽營微信號:bamaying)喜歡畫一張笑臉的孩子,是知足常樂者;喜歡畫皺著眉頭的臉則恰恰相反。 面孔的表情,可能就是孩子內心的感受。


15)喜歡畫花草樹木以及田園景象的孩子


性情溫和,對形狀和顏色往往具有比其他孩子都突出的欣賞力。 這一類型的孩子多在語文、美術等方面具有相當的才華。



佈局與心理


1) 居中: 自我意識比較強


2 偏左:留戀過去


3) 偏右:憧憬未來


4) 偏上:喜歡幻想


5) 偏下:注重現實,對安全較為關注


6) 畫在角落:可能有心理壓抑 


房子、大樹、父母等元素,再加上孩子們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五彩繽紛的顏色就構成了一幅幅有趣的繪畫。 但是孩子筆下的繪畫,在大人看來卻都是差不多的,不少家長認為“無外乎就是這些元素嘛”。


然而,這些元素出現的頻率和排列方式,從心理學角度卻是反映了孩子的心理問題和家庭問題。



2020年11月29日星期日

氣味對情緒的影響超乎我們的想像之中

 目錄










在研究過大腦結構後末學才知道,原來氣味對情緒的影響超乎我們的想像之中。


人有五感: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和嗅覺。 這五感中嗅覺最為神奇。


有醫學實驗報導:非過敏性鼻炎患者輕度抑鬱的機率比沒有鼻炎的人患輕度抑鬱症的機率高出64%,而患有過敏性鼻炎的患者患有中度抑鬱機率更是高出 2.4倍。


因為嗅覺的神經中樞直接鏈接著人腦中的“爬蟲腦”。 這部分是大腦中最原始的部分,直接控制著人類最基礎的求生系統,它掌管著焦慮,恐懼等情緒。 在人類危險的時候,它決定著是該打,該逃還是保持僵立不動。


最要命的是,爬蟲腦會越過思維腦,不經過意識直接進入潛意識。


那麼什麼是爬行動物腦呢?


根據保羅.麥克里恩提出的“腦的三位一體”假設:


Ⅰ) 邊緣系統(古哺乳動物腦)


Ⅱ) 新皮質(新哺乳動物腦)


Ⅲ) 也有人稱三腦為:爬行腦、情緒腦和視覺腦。


先說三個腦的由來,這三個腦是隨著整個生物和人類的進化而產生的,分別是對應著腦幹小腦,杏仁核海馬體邊緣系統,大腦皮層。 早在幾億年前,他們就進化出來爬行腦,也叫爬蟲腦。 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的低等動物,比如各種蟲子,蜥蜴等它們就只有爬行腦。 隨著生物的繼續進化,當出現哺乳動物的時候,我們就出現了情緒腦。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小狗,小貓會有一些情緒的表達,生氣或者開心。 最終只有人類進化除了大腦皮層,也就是視覺腦和理性腦。


大腦第一階段的演化,發生在2.5億年前,我們稱其為爬蟲腦或腦幹。


爬蟲腦在2.5億年前便停止進化,因此人體的爬蟲腦和所有爬蟲類的大腦,在本質上並無二致,是不受意志控制、衝動,並帶有強迫性,其中包含的程序, 是寫入死板的回應。 另外,爬蟲腦也不會從經驗中學習,而是傾向一再重複已經寫入大腦的反應。


爬蟲腦演化是為了生存,因此其控制生命基本功能,如心跳、呼吸、打架、逃命、餵食和繁殖等功能,而不包含感情。


那麼爬行腦會帶來什麼問題呢?


再再舉個栗子,有些小孩一見到人就會打招呼,就會很主動地叫叔叔阿姨。 然而有些小孩看見陌生人就蜷縮在大人身後,不敢和陌生人打招呼,當大人讓他們叫叔叔阿姨,他們會更加緊張不安。 這是因為他們爬行腦的開放程度不同。 當爬行腦處於安全狀態,他便是開放的、主動地、安全的。 反之則是封閉的、閉塞的、不安全的。 失控、不安全感就會啟動我們的爬行腦,緊張、焦慮、忐忑無所適從,啟動我們的情緒腦。


當我們到了一個新環境,沒來由的放鬆或緊張;當我們遇到一個人,莫名的喜歡或厭惡。 這些情緒狀態很可能與環境和人的味道直接相關。


在充滿花香的環境中人會自然放鬆,在飄蕩著臭氣的屋子里人就會煩躁不安。 人類對於氣味的感知是天生的,這是生命在久遠的進化中形成的本能。


“五辛”之中都含有一種物質叫做“蒜臭素”。 它會分解成二硫化物,這是產生刺鼻氣味的原因。


二硫化物不溶於水,人體的體液無法清理它們,人體細胞對二硫化物的吸收率也超級低,幾乎是不吸收。 所以人吃了蔥、蒜、韭菜,味道會經久不散。


另外,蒜臭素會通過飲食進入人體,並溶於人體消化道的油脂之中。 人的唾液和腸胃液很難清洗掉它們。


最要命的是蒜臭素會進入血液,遊蕩在全身的血液中。 只有經過一天時間,才會緩慢地排出體外。


所以當一個人吃了“五辛”之後,整整一天時間,他的全身都會飄散著硫化物的味道。 無論怎麼清洗口腔都沒有用,因為它們存在​​​​於消化道中,存在於血液裡!


這種全身不停散發的味道,會一直刺激著人的神經,讓我們的爬蟲腦處於警覺狀態。 此時人的潛意識底層會一直有焦慮和煩躁的情緒在運行。


“五辛”對人的情緒存在持續的影響力。 這可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不食“五辛”的本質。


含有五辛的食物,確實不會對環境和生命有傷害。 不過它們在隱隱地影響著我們的心神。


再翻看典籍中關於“五辛”的描述,都提到了它們的味道。   “五辛臭穢”,“姜韭之氣薰之”,看來古人早早就意識到了氣味和人情緒的關係。


在古代,人們參加最重要的祭祀典禮時,要提前多日素食,沐浴,熏香,更衣。 這個過程未嘗沒有調整身體氣味的目的。


這個過程叫做齋戒,仔細翻看齋戒的內容,吃素、戒酒、戒五辛是齋戒的重要內容。 在莊子的《南華經.人間世》中,孔子教導顏回“齋戒是要通過身體的受戒,最終是達到心中清明的目的。”


中醫研究報告,多食五辛,令人生病昏沉,傷神又傷目,合蜜食殺人。 據中國的草藥學:「大蒜,辛溫、有毒,久食損人目。」陶弘景曰:「五辛最臭,不可食,損性伐命,莫此之甚。」時珍曰:「久食傷 肝損眼,今人嗜蒜宿炕,故盲瞽最多。」震亨曰:「大蒜屬火,傷氣之禍,積久自見,養生者忘之。」頌曰:「多食傷肺、 脾、肝膽,生痰助火昏神。」思邈曰:「四月八日食葫(胡椒),傷神令人喘悸,口沫多痰,多食生葫,行房傷肝氣,令人 面無色。生葫含青魚酢食,令人腹內生瘡、腸中腫、又感疝,發黃疾,合蜜食殺人,凡服一切不可食之。」


一般人也知道食用五辛會產生口臭,因為五辛含有二硫化丙烯等黃色之臭油質,有特殊之滲透臭,食之刺激心、腦、眼目、胃、腸、脾、腎、肺、肝 、分泌器官、生殖器官、腸胃等,令人增恚發淫,昏腦刺眼,口氣、汗液、屎尿、痰等均發極臭之氣。 辛薰心腦,令人不淨,昏濁善忘,是障道之食物,故應禁食。


其實,所謂的「素食」,這個「素」字可是大有意涵的;除了因為要長養慈悲心而不得食肉之外,如「五辛」等對於修行上可能會有所影響,也不應食用。


修心,恐怕才是傳統文化中戒五辛的核心原因。戒肉食,食用植物,對世界,對我們的身體有好處。戒五辛,對我們心靈有益,幫助我們平靜內心,感受世界。追求內心的成長,可以試著從戒五辛開始。



2020年11月19日星期四

親子繪畫心理學 ; 從畫畫中走進孩子的世界

 目錄


教孩子學畫畫,不一定是為了培養畫家,而是為了通過繪畫對孩子的心理、情操、人格方面進行正確的引導和審美教育,通過開放、輕鬆的教學提升孩子的觀察力、思維力、創造力、變通力、精進力,從而為孩子在學​​習其它學科和後期的職業及人生產生正確的引導。


當幼小的孩子拿起畫筆塗鴉時,是一種簡單的快樂吸引力他們,孩子將周圍的環境,以及與外界接觸時的所知所感充分錶達出來。 當他們決定在哪裡加一條線,怎樣畫一個屋子,用圓圈代表太陽而不是蘋果,他們就不僅僅是在繪畫,而是在充分錶達自己內心的感受。 因此,繪畫不只是繪畫,而是情感的表達。


通過繪畫讀懂孩子的內心


讀懂孩子的每一幅親子繪畫作品,了解孩子的內心,了解孩子畫中的多彩世界,在這個過程中也了解我們自己。


有人可能比較疑惑,也有人私信問我,什麼是親子繪畫心理學? 


親子繪畫心理學是我個人的一個叫法,很多機構叫兒童繪畫心理學,區別就在於親子。 拆解一下,內容涵蓋了三部分,親子,繪畫,心理學,三部分相互獨立但又密不可分。


我把親子放在第一位,著重了一點家長的參與度,旨在希望家長多陪伴孩子學習成長。


我把親子繪畫心理學,分為三個部分來講一下:


1) 是家長如何激發孩子的繪畫潛能,做好孩子的繪畫啟蒙。


2) 是如何解讀孩子的繪畫作品,我們需要掌握什麼知識點。 


3) 是親子繪畫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就是如何開展親子繪畫中的心理療愈,更好地幫助孩子學習成長。 


希望通過這個簡單的總結,希望我的簡單總結,對各位真正有需要這方面知識的朋友有所啟發。


4-6歲是孩子們繪畫啟蒙的關鍵期


9歲之前,我們最需要做的,就是培養孩子的繪畫興趣。我們要明確很多優秀的美術教育機構所提倡的那樣,孩子的美術教育並不是要讓孩子成為藝術家這個目標去的,只是讓孩子在繪畫過程中培養孩子的興趣和學習能力,培養孩子的藝術素養。


9歲之前,在孩子畫的不好的時候,我們家長不要去說這個線條畫的不好啊之類的話題,這樣孩子萌發的繪畫興趣會受到打擊,這在很多心理學家的課程裡都有講到。 幼兒時期孩子由於年齡限制,處在一個幼稚期,所以反應到畫畫上面,他們的作品我們有時候真的是看不懂的,幼稚的時期畫的幼稚畫,但是如果讓孩子自己說,他們是能說出畫的內容的。 所以作為家長,一定要了解誒孩子的繪畫心理髮展的基本規律,正確的進行引導。 


我們都知道,孩子天生都愛玩遊戲,通過家長參與和孩子進行繪畫啟蒙遊戲,孩子會很容易保持繪畫興趣,孩子的繪畫潛力也會逐漸的被激發出來。 這個在很多的教育機構中有應用到,但是作為我們家長來說,掌握親子繪畫心理學,通過簡單的小遊戲,不僅可以培養了孩子的繪畫興趣,而且在遊戲過程中完成了一次親子溝通, 增進了父母與孩子的親子關係,還能讓孩子的負面情緒得到很好的釋放,這麼兩全其美的事情,希望家長們不要錯過​​,孩子的童年稍縱即逝,我們作為家長要做的就是多陪伴孩子的成長。 這樣孩子的身心才會健康的發展。


親子繪畫遊戲中,父母應該親自進行遊戲活動示範,參與到孩子的繪畫過程中,這裡著重一個參與度,既然是遊戲,你不參與怎麼算是親子呢,方法很簡單,就是你畫一筆 ,我畫一筆。


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家長都知道繪畫是開發孩子智力和了解孩子情緒的一個很好的方法,但是有時候你鼓勵孩子多畫畫,有些孩子就是覺得自己不會畫畫,或者覺得沒有爸爸媽媽畫得好,就總要求爸爸媽媽來幫自己畫。 這個時候,我們小遊戲的魅力就體現出來了,這時候,你就可以用,你畫一筆,我畫一筆的親子繪畫小遊戲,來打破這種“不敢畫”的畏難情緒。 


來舉個例子:


比如很簡單的題目我們畫一場雨,父母和孩子各畫一些小雨點,這些雨點可以是線條,可以是圓點,用各種顏色來畫也都沒有問題。 


在這裡一定要注意,是讓孩子隨意畫,自由畫,不要做約束,也不要教孩子怎麼畫。


作為家長,父母甚至還可以模仿自己孩子畫畫,孩子畫一筆,你跟著學一筆,這常常讓孩子樂不可支,自信心大增。 這樣孩子的繪畫興趣就會越來越濃厚,當我們家長在和孩子玩的時候就可以輕鬆的完成了參與度極高的興趣培養了。 


簡單的來說:“親子繪畫小遊戲就是通過父母參與的前提下,讓孩子感覺自由,沒有壓力,這樣孩子就很容易進入到遊戲當中。 這種小遊戲,出去吃飯,或者是出去旅行,在餐桌上,在旅途中,或者是在景區休息的時候,拿一張餐巾紙、一支筆都能玩起來。” 


通過,親子繪畫中我們家長如何分析解讀孩子的繪畫作品呢?


親子繪畫中,畫畫是孩子潛意識的這一種表達,畫中的一些事物是他自己也不明白,或者不願說出來的感受,而這些感受或者情緒都可以透過孩子的繪畫作品表達出來 。


親子繪畫作品中孩子畫中不同的色彩、圖形、還有線條,都是在表達了孩子特有的經歷、想法、情緒和感受,甚至在親子繪畫的整個過程中還能幫孩子化解負面情緒。 增強自信心,減少孩子負面情緒的積壓,讓孩子在繪畫中更加自信,更加專注。


親子繪畫中家長如何開展親子繪畫心理療愈?


繪畫本身就有療愈作用。 這個理論依據隨處可見,在心理學中,很多心理分析師也是從繪畫中去了解一個人內心的潛意識。 從而針對性的給出治療方案。


比如以下這一張:“ 在伊拉克孤兒院裡的一個孩子,用自己畫的媽媽,來療愈自己” 



                這個孩子,在戰亂中失去了他的父母。


這孩子他非常想念他母親的時候,他就拿了一支粉筆,在冰冷的水泥地上,畫了媽媽的樣子,而這個孩子,把自己的鞋子脫下來,自己在媽媽肚子的位置,身體蜷縮並靜靜地躺著。


這部作品獲得了很多國際的獎項,也深深打動了很多人。 為什麼呢? 因為大家都能感受得到,這個孩子思念母親的那份感情,其實,這就是典型的繪畫心理療愈。


這個攝影作品中的孩子,是用自己畫的媽媽,來療愈自己。 表達出自己非常思念母親,渴望母親的擁抱,想獲得母親的愛。


這幅攝影作品中描述的是小女孩脫下了自己的鞋子,放在了媽媽腳下的位置,這就代表著他內心特別的尊重媽媽,雖然媽媽不在了,他還是那麼的愛自己的媽媽。 這個情感表達讓我們看到的人很受觸動。


我們了解到到,一張畫既可以表達出孩子對母親的愛,也可以看表達他渴望母親對自己的愛,同時,這幅畫是可以給到孩子安全感的。 如果這個孩子想要獲得一份母愛,哪怕媽媽不在身邊,只要有一隻粉筆,也是可以獲得愛的滿足。



2020年11月18日星期三

孩子睡不好,後果如此嚴重


 好的睡眠對人有多麼的重要。 但是報告顯示,長期睡眠不足的兒童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多。


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經研究發現,十歲以下的孩子中,每三個中就有兩個遭受過某種睡眠問題。同時,其他研究表明,睡眠不佳與糟糕的數學、讀寫成績也有關聯,另外,睡眠不佳的孩子有更多抑鬱症狀和焦慮障礙。


睡眠問題主要分為 2 大類:


Ⅰ) 睡眠障礙(Dyssomnias)


即睡眠本身質量問題


入睡困難、限制設定睡眠障礙、睡眠衛生不良、睡眠不足綜合症、打鼾和阻礙性睡眠呼吸暫停


Ⅱ) 類睡症(parasomnia)


即在睡眠中發生其他的身心事件或現象


夢遊、夜驚症、噩夢、節律性運動障礙如撞頭或搖擺


什麼是失眠


失眠,指無法入睡或無法保持睡眠狀態,導致睡眠不足。


通常指患者對睡眠時間和或質量不滿足並影響白天社會功能的一種主觀體驗,從而引起人的疲勞感、不安、全身不適、無精打采、反應遲緩、頭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 失眠的最大影響是精神方面的,嚴重甚至會導致精神分裂。


而對於孩子,家長必須自己去找到線索,因為兒童不能用語言明確表達,他們很困。


更有趣的是,種種跡象表明,孩子睡眠不足的表現與成人完全不同。 成人會變得昏昏欲睡,而孩子"更趨於亢奮,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煩躁和生氣。" 事實上,很多時候兒童睡眠不足會被誤以為是多動症。


孩子們有與成人完全不同的睡眠需求,兒童和青少年對睡眠都有比成人更大的需求,孩子比成年人花更多時間在深度睡眠(Deep Sleep)及快速動眼期(Rapid Eye Movement,  REM),而這兩個睡眠階段對人的身體機能及神經發展有著重要作用。


那麼,正常來說,孩子需要多少時間的睡眠呢?


以下是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提供的各年齡層孩子睡眠指導方針:




Ⅰ) 新生兒

新生兒整個白天和晚上都在斷斷續續的睡眠,他們每24小時需要差不多14-17小時的睡眠。


Ⅱ) 嬰兒

在未滿一歲的時間裡,嬰兒一般需要12-15小時的睡眠,通常是夜間睡眠和幾次白天的打盹。


Ⅲ) 幼兒

在3歲前,孩子一般需要11-14小時的睡眠時間。 同嬰兒一樣,其中包括夜晚休息和白天的小睡。


Ⅲ) 學齡前兒童

3-5歲的孩子晚上需要睡10-13小時。 午休的頻率可以減少,但仍然可以用來補充夜間休息。


Ⅳ) 6-13歲孩子

學齡兒童通常每晚需要9-11小時的睡眠


Ⅴ) 14-17歲青少年

青少年每晚需要8-10小時的睡眠



睡眠對於童年和青春期的生理、智力、情感和社會發展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兒童睡眠問題會對認知及智力發展造成乾擾。 研究表明,睡眠不足對兒童語言發展、記憶和學習能力都可能產生負面影響。


睡眠不佳,包括破壞睡眠的呼吸形式,與兒童較低的認知和智力能力,以及學習成績落後都有關聯。 睡眠呼吸障礙包括打鼾,張口呼吸,睡眠呼吸暫停,以及任何其他睡眠中呼吸受損的跡象。


睡眠不好的孩子在兒童期和青春期都有更大風險存在行為問題和心理困擾。 同時,有心理問題的兒童更容易有睡眠困難。 這說明睡眠同心理健康的關係是雙向的。


另一方面,從嬰儿期開始,睡眠質量低下會增加兒童發展為肥胖兒的風險。


嬰幼兒及童年早期缺乏睡眠會增加童年後期超重的風險。 睡得充足的孩子不太容易肥胖,並且白天消耗更少的卡路里。 兒童和青少年時期的睡眠模式會影響人的體重和成年後其他方面的身體健康。 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關係,對他們的短期和長期健康都是一項重要投資。



以下,是 8 個方法,幫助孩子每晚睡個好覺。



1)  給孩子創造一個睡眠的固定時間 


正如成年人一樣,給孩子設立一個就寢時間有助於讓孩子進入睡眠模式。 包括睡前一段時間內不再安排讓人亢奮的活動,而是安排一些讓人放鬆的事情。


確保孩子快到睡覺時間前不會再做體育運動或是吃甜食。 平靜活動包括閱讀,洗個熱水澡,喝牛奶,抱一抱親一親孩子。 我們的身體需要這些信號來冷靜下來。 如果孩子足夠大了,不妨問問他,覺得什麼事情可以幫助他們的睡眠。 盡量每晚都和孩子重複這些“常規活動”,久而久之,他就知道,“是時候睡覺了”。


2) 保持固定的睡眠時間


一個固定的睡眠和起床時間是非常重要的。 每天固定時間做固定的事,可以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比如說如果你們要一起去看一部電影,有選擇的話,盡量看早一點的場次。


3) 堅持執行


孩子們睡前總會拖延。 他們想讓你多讀一個故事,多給一個擁抱和吻,多給他們一杯水喝,總之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晚點睡。


對於工作的父母來說,尤其難以執行睡眠時間。 他們白天沒有時間和孩子相處,只有晚上那幾個小時。 很多父母甚至覺得有些內疚。 但是不要為了給孩子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而感到內疚。 不要讓“拖延戰術”變成孩子自己的慣例。 用一種親切平和的方式給孩子設定一個限度。



4) 家裡每個人都參與進去


讓家裡的人一起準備好去睡覺,尤其當你的孩子年紀比較小。


把家裡的燈調暗,換上睡衣,一起洗漱刷牙。 孩子們喜歡熬夜的一個原因是“感覺自己會錯過什麼事情”。 讓他知道外面已經黑了,沒什麼事好做了,每個人都在睡覺了。



5) 不要將睡眠當作一種懲罰


千萬不要將孩子的不良行為與睡覺時間相關聯。 比如說,“如果你不這樣做,你就回床上睡覺去吧!” 相反,睡眠應該被視為一個正面、重要的事情。


比如說,你可以對孩子說


“每個人都需要睡覺,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長大,變得強壯。”


“今天好好休息明天你就可以好好玩。”


“睡覺對你的大腦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6) 不要和你的孩子一起躺在床上


有些父母傾向於和孩子一起躺在床上,幫助孩子睡覺。 但這事實上是在讓孩子覺得,他們需要你,沒有你睡不著。 那麼當你不在的時候,孩子還能睡得安穩嗎。


7) 教孩子學會自我平緩


讓孩子學著自己睡著是很重要的。 比如說,父母應該在孩子看起來平靜 ,睏意滿滿的時候把他們放在床上,而不是直到他睡著了才把他放在床上。 當孩子在小床上的時候給他們唱搖籃曲,然後逐漸離開房間。



8) 給孩子一個過渡對象


能幫助孩子緩和自己的一個辦法是給他一個過渡對象,比如說一個毛絨玩具或者一塊毯子,或是任何可以讓孩子感到舒服的東西。 以此,孩子睡覺的時候,就不需要父母在場了。


9) 音樂治療與睡眠健康


音樂能降低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減輕焦慮、調節血壓、心率及呼吸頻率,且通過肌肉放鬆及注意力分散等作用,可能對改善睡眠有良好的作用。



10)  家長要以身作則 (這一點很重要)


家人躺在孩子身邊,玩著手機不說話,孩子就能自主入睡? 


沒那麼簡單


孩子看你還沒有睡,他也不想睡。 所以家長要以身作則,在陪孩子睡覺的時候,不要再做其它的事情。



2020年11月8日星期日

讓寶寶愛上吃蔬菜的小技巧

 目錄

蔬菜和水果在飲食中可謂是一對好盆友,不僅可以提供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纖維素,還是維護寶寶正常發育所不可或缺的食物。 但是,很多的孩子拒吃蔬菜,無數的父母為此傷透了腦筋。 其實,只要掌握一些小技巧,就能輕鬆地讓孩子愛上吃蔬菜。


家長以身作則 

有些孩子不爱吃蔬菜,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父母也不爱吃。国外的研究人员曾用切薄片的红色彩椒,试验孩子吃蔬菜的情况,结果研究人员连哄带骗、威吓利诱,都比不上父母亲自吃一口蔬菜的效果好。因此家長應以身作則起榜樣作用,吃飯不挑食,切忌當著寶寶面說這菜不好吃那菜味不好。 也不能因為寶寶不喜歡吃某種菜,就不再做那種菜,這樣做等於給寶寶加深不良印象。当孩子勇于尝试新的蔬菜,或把原本不喜欢的菜吃完了,别忘了给点掌声,鼓励他们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蔬菜熬粥或拌飯

寶寶添加輔食之後,可以經常給寶寶熬菜粥。 砂鍋裡加大米、水和去油的高湯文火慢燉,粥快熬好時加入素肉餡,快出鍋時將蔬菜(尤其是綠色葉菜)剁碎調入粥中,比例一般是粥菜各半,不放鹽,只滴入一至兩滴醬油上色即可。 蔬菜品種每天都換! 也可以把剁碎或搗成泥的蔬菜加到米飯中。 要知道寶寶的口味是一張白紙,都要靠大人來培養。


蔬果磨牙最健康

寶寶一歲左右,乳牙長了不少之後,家長可以把黃瓜、胡蘿蔔、芹菜、彩色的柿子椒、蘋果、梨、桃子等可生吃即食的蔬菜水果洗淨切成粗條/塊,讓孩子隨時用手抓來吃。 不僅可以滿足寶寶牙癢想咀嚼的感覺,還可培養寶寶愛吃蔬菜的好習慣。 但家長要注意監護,不能讓寶寶吞入大塊的蔬菜水果,避免造成窒息。


讓水果如影而伴

確保家裡經常有2~3種新鮮水果,或是準備一些家庭自製的水果汁放在冰箱裡,以保證充足的供給,培養寶寶健康的飲食習慣。 如在早餐的麥片粥裡可以放幾片香蕉或梨;午餐後放幾片蘋果,晚餐後放點桃子;在等待吃飯時,讓寶寶吃蔬菜棒,比如胡蘿蔔棒和黃瓜棒。


蔬菜做餡無法剔除

將蔬菜剁碎後與素肉和在一起做餡,包成餃子、包子或餡餅,讓寶寶不愛吃的蔬菜化為無形,輕鬆入肚。 還可以把蔬菜切碎或搗成泥和入面中,製成各式糕點,或與味道香甜的水果一起放入攪拌機裡做成果蔬汁。


讓寶寶愛上顏色

許多蔬菜、水果有特殊的顏色,如紫甘藍、胡蘿蔔、彩椒、櫻桃等,過於鮮豔的色彩也可能會引起寶寶的恐懼。 媽媽們可用小朋友可以接受的方式來教育,如可告訴寶寶:吃了紅色的菜菜和水果,就會像白雪公主一樣有著紅撲撲、漂亮的臉蛋哦。


變變形狀變變味

大部分的小朋友可能無法接受太酸的水果,可將水果放的較熟後再吃。 也可以試試混合甜的水果、加些沙拉醬打成果汁(不濾渣),或是切成寶寶喜歡的形狀來吸引小朋友嘗試。


借助人物力量

有些孩子跟學校老師緣深,老師說什麼都願意照做,非常聽話。家長可以跟學校老師配合,借助老師的力量慢慢引導孩子。除此之外,家長平日在家可以有意地給寶寶講一些關於蔬菜、水果的故事。 比如大力水手吃菠菜、愛吃胡蘿蔔和青菜的小白兔、吃豆豆長肉肉等等,這樣很有效。


買菜烹調帶著娃

每次去超市或菜市場採購蔬菜的時候,最好帶上寶寶,讓他們挑選自己喜歡的蔬菜。 烹飪的時候還可以讓他們幫忙,比如擇菜、清洗等,讓寶寶有參與感。 尤其是吃自己挑選的蔬菜時,寶寶會很興奮容易產生自豪感,吃起菜來也就感到格外香。


當然家長做菜時也要講究烹調技術和方法,由於寶寶年齡小,牙齒發育不好,咀嚼能力差,做菜時應把菜切得碎些,燉得爛些。 特別要注意色彩搭配,經常變換花樣,才能引起寶寶的食慾。



2020年10月21日星期三

瑜伽球~鍛煉孩子身體的平衡能力


 

提起瑜伽球,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喜歡健身的爸爸媽媽經常會在瑜伽、核心力量訓練等運動中使用它。 不僅如此,在國外很多國際兒童教育中心以專業的兒童早期教育課程、早期教育理念及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為初生-6歲的兒童提供早期教育課程與服務,致力於提升兒童的素質素養。


作為一種很基本、也很有用的球類運動器材,瑜伽球很容易吸引孩子,並且有助於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和內在協調性。


瑜伽球色彩豐富、鮮明,經常看滾動中的瑜伽球,有助於鍛煉孩子的視覺追踪能力和專注力。


借助瑜伽球做平衡練習,可以鍛煉孩子身體的平衡能力、靈活性及內耳平衡,幫助矯正感統失調。


借助瑜伽球做趴、翻滾等動作,不僅能讓孩子的腰部、背部、腹部得到鍛煉,還能增強他們身體核心肌肉群的力量。




1) 平衡能力練習


平衡能力影響的不單是坐得定、站得牢、走得穩這些運動方面的表現,還是寶寶大腦感覺統合能力發展的一個重要標誌,它對於發展寶寶的注意力、培養安全感,以及日後的學習能力,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練習法:


讓寶寶趴/坐在瑜伽球上,爸爸媽媽扶住孩子的身體,緩慢晃動,觀察寶寶的表情和狀態。


寶寶沒有不適應的情況後可以慢慢增加速度,向前--後--左--右來回晃動。


在寶寶適應後,可以再增加難度 :


比如: “ 可以在瑜伽球前方放置玩具,引導寶寶伸手拿取玩具。”



2) 觸覺刺激


目前觸覺敏感的兒童日益增多,這和生產環境和嬰幼兒生長的環境有關。


剖腹產或產鉗的生產方式使胎兒出生時沒有經過產道或產道擠壓力量較弱,都會使嬰幼兒的觸覺學習比正常生產的寶寶少,觸覺敏感的機會自然也較高。 


觸覺敏感的兒童,對外界的新刺激適應性較弱,會固執於熟悉的經驗上,表現為粘人、怕陌生人、不喜歡擁擠、缺乏自信,對任何新的學習都會加以排斥,不喜歡他人觸摸,在團體中容易與別人爭吵,朋友少,常陷於孤獨中。


觸覺反應遲鈍的兒童表現為:


反應慢,動作不靈活,大腦的分辨能力差,所以發音或小肌肉運動都顯得笨拙,缺乏自我意識,無法保護自己,學習能力也很難發展。


嬰幼兒時期,利用瑜伽球刺激寶寶的觸覺發展的小練習。


讓寶寶趴在瑜伽球上,爸爸媽媽把手掌放在孩子的背部,向下按壓,讓寶寶感受瑜伽球的回彈,喚醒身體深感覺。


觸覺敏感的寶寶會感到不舒服,掙扎著要下來,並且之後會抗拒做球上練習。


觸覺遲鈍的寶寶沒有什麼感覺,像是撓痒癢,需要大量做觸覺刺激的練習,以達到平衡。


刺激觸覺發展的小練習還可以配合觸覺球、觸覺刷和手腳印等。 



除此之外,爸爸媽媽還能藉助瑜伽球和孩子一起做哪些遊戲呢?


Ⅰ) 趴著玩


1歲以內的孩子經常練習趴,可以增強他們的頭頸控制能力、核心穩定能力以及腰腹部力量,瑜伽球可以作為孩子練習趴的輔助器材。 家長用雙手扶住孩子的胯部,幫助孩子控制重心,然後讓孩子肚子朝下、用手臂支撐身體,以俯臥的姿勢趴在瑜伽球上,輕輕地前後移動孩子的身體,讓他們跟隨瑜伽球進行前後運動。


 

Ⅱ) 坐著玩


讓孩子跨坐在瑜伽球上,家長扶住孩子的身體,並幫助他們向前後、左右不同的方向晃動。 對於大一點的孩子,家長可以引導他們張開雙臂坐在瑜伽球上,鍛煉他們的平衡感和核心穩定能力。 家長還可以邊說方向,邊做動作,讓孩子感知、認識方向。 注意晃動的幅度要循序漸進,根據孩子的接受情況適當調整。


 

Ⅲ) 站著玩


爸爸媽媽用雙手扶住孩子的腋下,幫助他們順利地站在瑜伽球上,然後輔助孩子輕輕地跳起來,讓他們感受球的彈跳力,鍛煉身體的靈活性和平衡性。 等孩子熟悉這個遊戲之後,家長可以讓孩子嘗試用不同的力度跳,鍛煉孩子身體的控制能力。


 

Ⅳ) 推著玩


如果孩子還不會爬,可以由一位家長控制瑜伽球讓其緩慢滾動,鍛煉孩子的視覺追踪能力。 如果孩子已經學會了爬,可以引導他們追著球前進,鍛煉爬行能力,增強四肢力量。 如果孩子已經會走路了,家長可以引導他們推著球往前走,既能鍛煉孩子的體能和腿部力量,還能提升協調能力。



溫馨提示: 


孩子在家使用瑜伽球時必須有成人陪同、保護安全;借助瑜伽球進行遊戲,尤其是練習趴之前的30分鐘內,不要讓孩子吃東西。




2020年10月19日星期一

如何培養出陽光般的孩子

 目錄

一個人的笑容可以感染別人,一個陽光般的孩子能讓內心的幸福感洋溢全身,以至於發散到周圍,蔓延開來。


一個心靈充滿陽光的孩子,他有這能力去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也能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這是法國兒童教育學界共同認可的觀點。 那麼我們要怎麼去培養出一個心理充滿陽光的孩子呢?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1) 訓練孩子獨處的能力


心理學家說,安全感不是依賴感,如果一個孩子需要熱情而穩定的感情聯繫,他也需要學會獨處,比如讓他自己呆在安全的房間裡。 孩子獲得安全感,不一定需要父母時刻在場,即便他看不見您,他心裡也會知道您在那裡。


專家說,對於孩子的各種需要,大人需要去"回應",而不要事事"滿足"。



2 ) 滿足孩子要有度


要人為地制定一些界限,不能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要求。   "能夠心情愉悅的另一個前提,是孩子能承受生活中那些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失望。"


兒童精神病科醫生托馬斯博士告訴我們,"只有當孩子明白了一個道理,即能獲得某種東西並不取決於他的慾望,而是取決於他的能力,他才能得到內心的充實快樂。"孩子 越早明白這個道理,他的痛苦就越少。 一定不要總在第一時間滿足孩子的願望。 正確的做法是,拖延一些。 比如,孩子餓了,可以讓他等上幾分鐘。


不要屈從於孩子的所有要求。 拒絕孩子一些要求會更有助於他獲得精神的平靜。 在家庭中接受這種"不如意的現實"的訓練,會使孩子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來面對將來生活中的挫折。



3) 孩子發火的時候冷處理


孩子發火,第一個辦法是轉移注意力,就想辦法讓他去自己的房間發火。 沒有了觀眾,他自己慢慢地就會安靜下來。


適當的懲罰,並貫徹到底。


說"不"的策略:不要乾巴巴地說不,要給孩子解釋為什麼不行。 即便孩子聽不懂,他也能懂得你對他的耐心和尊重;家長之間要意見一致,不能一個說行,一個說不;禁止一件事情的同時可以給他做另外一件事的自由 。



4 ) 正視他的缺陷


如果孩子和別的孩子不同,比如孩子太胖了,耳朵形狀有問題,或者性格與行為很偏激,家長一定不要否認這些事實,而是積極和他討論,尋找解決辦法,或者接受現實。


在這方面,去找專家是最好的辦法,因為小孩子一般會把專家(比如醫生)的話當回事。



5 ) 批評,對事不對人


批評孩子要就事論事。


比如說:“孩子弄壞了媽媽的首飾” 。


如果以這樣的說法 :"你太壞了 ,你怎麼能弄壞我的首飾呢? 你成心不讓媽媽戴了!"


這種說法是不正確,會讓孩子覺得定了性,使他很沮喪,會打擊了他作好孩子的自信心。


正確的說法是:"你看,如果你去玩你沒權利玩的東西,就會發生這樣糟糕事。"


這樣可以能明確地告訴了孩子,他的錯誤在於他"動了不該動的東西",並沒否定孩子的人品。



6 ) 放手讓他做


讓孩子早早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將來他會更積極主動地做事。 不要過分替孩子做事情,替孩子說話,替孩子做決定,越俎代庖之前,可以想想,這件事,也許孩子可以自己做了。


不要常掛著嘴邊的話:


"你不行,這事你做不了!"


請讓孩子 "嘗試"


有時候大人禁止孩子做一些事情,僅僅因為"他沒做過"。 如果事情不是危險的,就放手讓孩子嘗試,這樣可以培養出孩子的“自信心”。



7) 讓孩子敞開心扉


與人溝通是能力,把心裡的想法說出來更是一種能力,14歲的男孩子,需要父親正確的引導,積極的及時的說出自己心裡的話,會避免做出一些陰暗的事情,不及時 控制、避免,他會更可怕的延續下去。


  快樂是一種能力,讓他能看到生活中好的,積極的一面。 對不好的東西呢,你也能積極地去面對。


多說積極的話:


"我們在一起真高興,不是嗎?"


"我們真是太幸運了!"


"不要難過,下次我們會做得更好。"


  在孩子8歲前,如果沒有一個陽光快樂正確的母親,那麼這個孩子會在12歲將她母親的影子浮現在自己身上。 所以,此時,一定不能認為孩子只是孩子,是善變的,更不要認為長大了會好的,其實陰暗已經嚴重的出現在這個家庭裡,如若沒有製止與引導,長大隻會更加嚴重與 恐怖。



8) 強調所得到的東西,要懂得愛 、懂得珍惜


親情友情,感官享受,強化這些"獲得",讓他在享受的時候知道自己是在享受。 強化他的認識:我擁有很多,我現有的東西很珍貴。 必須讓他知道這些親人們對他的好,不是應該的,不是必須的,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欠誰的,給他的愛,是大人們的負責任,他必須懂得感恩。 他們以後也會是為人父母。 這個世界上沒有坐享其成,他必須明白父母給他的不是必須,不是習慣,是愛。



9 ) 必須懂得尊重他人


不管父母是什麼身份,不管周圍的人是什麼身份,必須要孩子懂得尊重他人,沒有身份區別。 也許是爸爸的朋友,也許是媽媽的同事,也許是爸爸的司機,也許是學校門口的看守員等等,這些和他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對他的給予,他必須心存感激。


尋找,積累,強化那些美好的積極的事物,是給孩子生活的最甜蜜禮物----每天都有收穫,有愛,相信明天會更好,我們一起努力!




2020年10月13日星期二

學會這幾招,讓生病的孩子輕鬆吃藥!


目錄

寶寶生病,吃藥可能就成了寶媽最頭疼的事兒! 對小寶寶來說,誘惑可能是沒有用的,因為小寶寶還不懂啊;那捏鼻子灌藥? 


今天就整理了这篇喂药攻略,讓我們可以輕鬆搞定“抗藥”的熊孩子們:



 1) 錯誤餵藥很危險! 


寶寶生病,媽媽心疼不已,但在餵藥這個問題上,還是難免犯很多錯誤,比如這些:測量不精確有的爸爸媽媽會用勺子直接倒藥給寶寶吃,這種方法很不准確,使得藥物倒入過多或者過少。 


傾倒藥物過多導致服用過量引起中毒,而傾倒過少則由於達不到劑量降低藥效。 所以,一定要用帶有刻度的吸管或者量杯測量。 每次按相同的藥物劑量服用不同年齡段的寶寶用藥劑量不同,但有些家長可能會持續使用相同劑量給寶寶服用,可能由於寶寶年齡、體重的增加導致藥物服用不足,起不到作用。 


所以,每次服藥時都要查看說明書,根據寶寶的年齡、體重正確服用藥物劑量。 增加藥物劑量由於某些原因,可能會出現漏服藥物的現象,可是有的媽媽擔心藥量不夠會延長寶寶的生病時間,所以在下次服用的時候將漏服的藥物補了回來,甚至有些媽媽為了讓寶寶好得快一些,擅自加大藥物劑量,這些做法都非常容易導致藥物過量、出現中毒。


寶媽堅決不可以做! 


藥物和果汁摻在一起服用為了讓藥物的味道更容易接受一些,有些媽媽可能會將藥物摻入果汁服用,這種方法並不可取,因為果汁,特別是西柚汁可能對某些藥物產生影響 ,比如會降低一些藥物的藥理作用。 所以,一般不要混合果汁;除非諮詢醫生後認為沒問題。 


藥物說成是糖丸


有時候媽媽為了讓寶寶順利服藥,會欺騙寶寶說藥物是糖丸,那麼在家長不知情的時候,孩子可能會自己拿著吃,這是相當危險的。 


隨意服藥有些家長覺得這次寶寶症狀和之前相同,上次醫生開的藥物還沒用完,這次可以繼續吃。 


這樣也是錯誤的,因為不同的疾病也可能表現出相同的症狀,即便寶寶的症狀相同,病因也可能不同,所以,一定不能擅自給寶寶服藥。 




2) 這樣餵藥,安全又輕鬆! 


選擇合適的輔助工具小寶寶吃藥的時候,往往很難配合,如果使用勺子餵藥是很容易灑出去的,而且用勺子強行餵藥,也很容易引起誤吸,我們可以藉助一些輔助工具,既能準確測量藥量,使用起來又安全輕便。 


現在市場上有各種餵藥神器,常見的有帶刻度的餵藥器,如果覺得長度稍長了些,不太容易把握,可以選擇稍微短一些的滴管。


還有一些餵藥器做成奶嘴樣式,在寶寶吸吮的時候,就順利的將藥物吸進去了,但是這種比較適合具有甜甜味道的藥物,如果味道是苦澀的,可能讓寶寶感覺到自己被欺騙了,下次不但不會再吸,甚至可能因此影響了吃奶,這就比較麻煩了,所以這個神器使用的時候還是要慎重哦。 


選擇“不苦口”的藥物雖說“良藥苦口”,但太難喝的藥物,我們自己都很難接受,更何況孩子。 


現在市場上有很多兒童藥物,通過添加材料,讓口感、味道都更好一些,比如一些做成糖漿的藥物,還有些藥物帶著巧克力、櫻桃等水果的味道,孩子會很容易接受。 


給孩子選擇的權利對於大一些的寶寶來說,強行餵藥可能遭遇更大的抵觸,媽媽完全可以將權利交給孩子,“寶寶是想用吸管喝呢,還是用小杯子喝呀?”在 沒有爭鬥的情況下,孩子更願意接受。 


通過獎勵和小遊戲本來吃藥就是個痛苦的事情,特別是那些味道很糟糕的藥物,適當給予小小的獎勵,比如吃完藥物後給一顆糖,去除殘餘藥物難聞的味道,這樣會增加孩子的配合度。 


另外,孩子都喜歡玩扮演遊戲,由孩子扮演醫生給小動物餵藥,媽媽給寶寶餵藥,能讓餵藥本身變得有趣,也利於孩子更容易的服藥。 和孩子說實話剛才說到欺騙孩子藥物是糖豆,可能導致擅自服藥,除此之外,有的媽媽可能會將很苦的藥物說成是甜甜的、好吃的藥,這種方法第一次可能會很有效,孩子乖乖來吃藥,可是一旦嘗試後發現自己被騙了,恐怕下次再也不會相信你了,這樣不僅不利於服藥,還可能影響母子間的信任度。 


正確的做法是,無論藥物是苦還是甜,都如要實的告訴孩子,如果孩子不願意接受,可以使用一些繪本,講解生病吃藥的好處,降低孩子的抵觸情緒。 


萬不得已,麻醉神經如果有些藥物確實很苦,孩子很難接受,可以提前給孩子含一兩口冰激凌,有助於降低味蕾的感覺,也就覺得沒那麼苦了。 或者把藥物放在冰箱內冷藏一段時間,再拿出來服用,也會降低苦味,但藥物能否放進冰箱,還是要問過醫生才行,不能自作主張。  



3 ) “強制”餵藥,方法必須得當


有些寶寶很抗拒餵藥,特別是小寶寶,講道理又聽不懂,無奈之下只能採用“強制”。 所以這裡有些方法,也給家長參考一下。 


當然,這些方法能不用是最好的,首先還是建議父母足夠耐心說服寶寶吃藥。


Ⅰ) 寶寶採取坐位或者站立,小寶寶可以攔在媽媽的懷裡,將頭部抬高;如果寶寶很抗拒,身體扭動,可以由一人固定寶寶的雙手。


Ⅱ) 如果寶寶不肯張嘴,可以用手輕輕捏寶寶的臉頰,形成“小魚嘴”。


Ⅲ) 用注射器或者滴管,從口角處插入寶寶的嘴巴,沿著臉頰內側注射藥物(此處沒有味蕾, 寶寶不會感覺到苦)。


Ⅳ) 緩慢地推動活塞,給寶寶一個吞嚥的時間。 


避免推動太快,發生誤吸。 注意:這裡說的“強制”餵藥是液體藥物,切忌使用片劑、膠囊等製劑,以免吸入氣道發生危險。 如果醫生允許,可以將片劑藥物壓碎、膠囊打開溶解後餵給孩子吃。


4 ) 注意用藥安全關於


寶寶服藥,用藥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很多藥物都不是處方藥,可以在藥店自行購買,不僅要購買兒童用藥,還要注意查看說明書,根據孩子的年齡、體重,合理 使用藥物。 


另外,在這裡不得不說的是,冬季很多寶寶會出現感冒和咳嗽的症狀,寶媽可能會擅自買一些感冒藥或者咳嗽藥,這些非處方的止咳藥物和感冒藥都不應該給2歲以下 的寶寶服用,可能引起嚴重的副作用。 


美國兒科學會的一些研究表明,這些藥物對於6歲以下的孩子來說,都是弊大於利的,所以,在服用這些藥物的時候,一定要諮詢醫生,不可擅自服藥。 


最後,服用藥物之後要注意觀察是否有不良反應出現,比如皮疹、嘔吐、喘息、呼吸困難等症狀的發生,並及時帶寶寶就診。 



2020年9月23日星期三

食物與靛藍小孩的情緒,培養靈性天賦創造


靛藍兒童中的多數都被醫學界貼上了“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或更廣為人知的名稱為“多動症”的標籤。因為他們不能保持安靜不動,不能集中註意力,容易感到無聊 ,他們很衝動,而且他們做事的速度超快。給他們使用藥物是不能夠解決問題的答案!

靛藍的兒童是極其有天賦的,他們的心智需要用他們所喜歡做的事情來激發:


1)  他們有驚人的記憶力,並且他們的靈魂被賦予了進化的覺知能力。 他們需要以不同的方式來教導,用他們喜愛的科目來激發他的整個生命!


2)  這些靛藍兒童不會對舊有的禮數課本教學方法順從遵守。


3)  教育系統是陳舊的,需要被替換掉。 他們正試圖向這些教育系統中的教們表明,他們需要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在國外已有很多靛藍兒童在接受

特殊學校的教育方法。


Aura Children 光的小孩


“靛藍兒童”又稱“深藍兒童”(Indigo children),這個概念最早在Lee Carroll及Jan Tober夫婦所寫的《 The Indigo Children:The New Kids Have Arrived》一書中被提出 。


靛藍兒童是指擁有某種特殊意志力或超自然能力的兒童。 靛藍不管是作為顏色還是染料,其顏色較深,給人一種冷峻冷靜的感覺,所以有人把靛藍當作是創意,直覺力和睿智的象徵。


也正因為如此,擁有某種特殊意志力或超常能力的兒童和青少年被稱為“靛藍兒童”,也叫“靛藍小孩”或“深藍兒童”。


靛藍兒童一般具有以下特徵:自我價值的意識相當高,不服從絕對的權威,也不接受脅迫;喜好有挑戰性,富有創意的事物,不愛墨守成規; 在學校裡有社交上的困難,除非是 同類,否則很難與對方融治相處; 在幼年時即能理解並解釋抽象事物,智力優於一般人,總會想為什麼會來這個世界,是因為有任務還是因為其他,或者是等待什麼事件發生 ; 知道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喜歡依照自己的方式去做事,不喜歡外人干涉;雖然只有十來歲,卻像成年人一樣成熟。


提高靛藍兒童靈性的食物


靛藍小孩有強烈的內在動力去感到快樂、健康與和平,其實他們“不想要”多動或懶散,但也不知道要採取什麼步驟使他們感覺較佳。


糖果、鹽類、加工食品&肉類破壞靈性


以下是靛藍小孩回憶之前不良的飲食所帶來對他們的影響:


1) 靛藍小孩艾力克回憶之前不良的飲食如何影響


他說:


“我以前常吃很多醣果,一直感到疲累;我沒有能量而且感到困倦,情緒起伏很大,連最小的事情都令我感到快樂或悲傷,我感到好像我並不真的能控制我自己, 我非常沮喪。而且不知道為什麼,現在我吃比較多水果和蔬菜,情緒改善許多。”


艾力克實驗了不同的飲食方式之後,決定素食的飲食方式對他感覺最好。


他說:


“肉類令我感到沉重與遲鈍感,它讓我比較有攻擊性。我曾讀到當動物被宰殺時,會腎上腺素突增。當你吃它時,你也會得到一些。”



2) 靛藍小孩,克里斯多夫報告,關於餐飲如何影響他


他也有類似的發現:


“當我年紀較小時,我的父母常用麥當勞或其他快餐店的漢堡或薯條餵我。


小時,一直吃快餐讓我養成快速與匆忙過生活!


現在我學習到披薩雖嘗起來美味,但之後我會感覺到如此之糟,它令我胃痛,而且我會脾氣不好,除之後出去跳舞釋放這負面能量。


我真的喜歡水果或果汁,它們令我感覺好並且給我大量的活力”。


克里斯多夫已親身體會,不健康的飲食在學校對他與他的朋友所產生的負面影響。 一個更平衡的飲食會協助他更專注,特別是當除去精製白糖與麵粉。



食物的靈性能量


靛藍小孩對口味、氣味和咀嚼感非常敏感,所以他們注定是挑剔的食客。 幸運地,他們能將這敏感度轉為一項優點,適當地調頻他們的情緒與能量的起伏。 如同艾力克 和 克里斯多夫一樣,他們注意到自身如何飲食與感受之間的關聯,那麼他們在內在會有動機吃得更健康。


靛藍小孩的靈性天賦創造一股內在動力,督促他們活在高度靈性的“頻率”中。 一個人的頻率越高,靈通與靈性療愈能力所能成就的越多。 透過協助他們提高靈性頻率中,你能支持他們實現生命目的。 教導靛藍小孩有關食物的靈性能量,在這方面幫助會更大。


每件事物皆有“生命能量”,可以看作是原子移動的方式,食物也不例外。


有些食物比其他食物更有生命能量。 當一棵蔬菜或水果仍在樹上或藤蔓上達到自然成熟時,它的生命能量處於最高峰。 如果你食用新鮮採摘在枝上成熟的水果或蔬菜,便是吃入大量的生命能量。 你會注意到在吃完之後,你的能量與情緒馬上得到正向提升。


靛藍小孩食用越多高生命能量的食物,他們的靈性頻率就越高。



降低食物中生命能量的因素包括


1) 烹煮、冰凍、罐裝、冷凍、乾燥、微波與蒸煮


任何會殘害人類生命能量的事,也會殘害在水果、殼類與蔬菜中的生命能量。


如果有疑問,你可以自問:“我讓自己歷經這食物所經的過程,我能否存在?”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便知道食物的生命能量也被破壞。


2) 攪拌與打成汁


在水果與蔬菜被打成汁之後,它們的生命能量只能維持20分鐘。 這就是為什麼新鮮的果汁對靛藍小孩永遠好過罐裝或瓶裝的果汁。


3)食品添加物


糖份、白麵粉、色素與防腐劑,全都與多動症的症狀相關。 這些食品添加物沒有生命能量,也會奪取健康食物的生命能量。


4) 殺蟲劑


英文意思是殺死,而這攻擊性的能量可在水果、蔬菜、殼類與油中發現,除非我們採取行動移除這些殘留。 在超市所買的肉類、充滿這些殺蟲劑。


在一開始只購買有機食物與烹調用具或是自由放牧動物的肉品比較好,即使它們價格較高,但你其他的花費則會減少(例如,吃藥、健康醫療、心理醫療、強迫性的 消費、垃圾食物的購買以及減重的療程花費),再加上有機食物吃起來比一般的食品更美味可口,他們會有動機去食用食物,而不會造成食物因無人食用而腐壞。



爸爸媽媽不可不知讓孩子參加課外活動的重要性

  目录 爸爸媽媽不可不知讓孩子參加課外活動的重要性,不僅可以增長了見識,還可以讓其成熟、懂事。同時有助於孩子,在申請學院、大學、面試實習等目標時,學生的技能和潛力往往只能透過課外活動來體現。 有利於建立良好的師生、家長和學校的關係關係 透過課外活動,可以提升良好的師生、家長和學...